传印长老

传印长老1927-2023,俗姓吕,辽宁庄河人。沩仰宗第九代传人。知名爱国宗教人士,杰出的佛教领袖,德高望重的当代著名高僧,净土宗巨擘,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第四届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北京市佛教协会第四、五、六届会长,江西庐山东林寺退居,北京法源寺座元传印长老。

1947年皈依佛门。

1954年依普化寺崇仁法师座下披剃,法名传印,字月川。同年秋,投江西永修云居山真如禅寺,亲近虚云老和尚。

1955年,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6年春,任虚云老和尚侍者,照顾起居,笔录开示。同年,蒙虚云老和尚传法,为沩仰宗第九世法嗣,赐法名宣传。

1960年至1965年,在中国佛学院学习。毕业后,归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常住。

1979年,奉调至中国佛教协会工作。1981年至1983年,被派往日本京都净土宗佛教大学进修,考察日本佛教僧众教育。

1984年,任中国佛学院教务长。1986年,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1991年至1994年,在浙江天台山下方广寺专修净业。1994年秋,任江西庐山东林寺住持。

1995年,继续履职中国佛学院副院长。1999年,当选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

2010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同年增补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中国佛学院院长。

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2014年,当选第四届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

2015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被礼请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同年任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

2023年3月10日23时16分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苑安详示寂。世寿97岁,僧腊70年,戒腊68夏。

事件集

)爱国爱教

传印长老曾言:爱国爱教,乃中国佛教之优良传统。于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爱国即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需更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更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期间,长老以高昂的政治觉悟与赤诚的爱国心,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参政议政。关心宗教团体职能定位、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宗教不动产权归属、宗教工作法律体系建设等宗教界与信众关心之事,为宗教政策法规的完善与落实、佛教界权益的维护作出积极贡献。助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育僧培才

传印长老毕生致力于培养佛教人才,续佛慧命。长老常言:佛教诸要务,教育为第一。面对改革开放后佛教人才青黄不接之局面,长老怀兴学育人、续佛慧命之宏愿,投身佛教教育事业。精研佛学义理,坚守三尺讲台。古稀之年,仍亲自授课,手编讲义,奖掖后学。

长老主持中国佛学院工作及担任院长时,认真履职、勤勉工作,推动中国佛学院加强自身建设,选定新校舍址,奠定坚实基础。提升佛教教育规范化水平,作出重要贡献。在长期的育人生涯中,长老亦教亦研,教学相长,著述宏富。先后出版《四分戒本述义》《印度学讲义》及文集三卷,后结集为九卷本《石泉音集》,于《法源》《中国佛学》发表论文多篇,主编《中华律藏》《中国佛教护国文献集成》《北京佛教文献集成》等重要佛教文献丛书,为当代佛学研究和佛教人才培养留下宝贵财富与资源。

弘传戒法

1980年岁末,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办落实宗教政策后首次传戒法会,传印长老协助组织实施,并任开堂。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老于南北丛林戒场屡任师证,广传戒法,凡数十坛,戒子数万众。长老悲心深切,为便后学学戒持戒,广披律典,条分缕析,编著《四分戒本述义》,于当代高树戒幢,为佛子守护慧命。

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长老始终将教风建设作为佛教自身建设和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教。长老认为:严净毗尼,续佛慧命;清净僧团,住持三宝;师资相承,规范传戒;如法如律。长老以规范传戒为抓手,引领全国佛教界坚持以戒为师,塑造清净教风。带领中国佛教协会举办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研讨班和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开堂陪堂研讨班,亲自为研讨班讲话授课,弘扬佛陀本怀,彰显佛法正见,解答疑难问题,凝聚持戒共识。

组织梳理总结规范传戒工作经验,修订完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加强全面从严治教制度保障。针对佛教界不如法不如律的种种乱象,长老不徇私情、直言不讳,依经依律提出严肃批评,苦口婆心予以规劝导正。长老几十年如一日严持戒律、精进修学,为加强佛教教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佛教健康传承作出了杰出贡献。

慈心济世

长老常引《华严经》诲人:众生为根,诸佛菩萨为果,以大悲水益众生,则得诸佛菩萨智慧之果。又言:吾等须与信众常通。信众乃佛教之基,无信众则无佛教。唯与信众紧密相连,佛教事业方可兴隆。”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时,长老率中国佛教协会发起宗教慈善周之举,并举办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为震区祈福、捐款,引领全国佛教界行慈悲济世之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慈善,为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生福祉发挥积极作用。

长老生活简朴,少欲知足,不求名利,不计个人得失。晚年将个人薪资及供养全捐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建设,树立了大乘佛子、菩萨比丘之光辉榜样,实践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之精神。

对外交流

上世纪80年代初,传印长老赴日本净土宗佛教大学进修考察,与日佛教界结深厚法谊。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时,长老率团访韩、日,出席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获韩、日名誉博士学位,传承发展了中韩日佛教黄金纽带关系。

长老领导中国佛教协会办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承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护侍佛牙舍利赴缅供奉,获缅勋章,获泰名誉博士,接各国佛教代表团访华,参与国际佛教组织与和平组织活动,增强中国佛教国际影响与话语权,服务国家外交,助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长老于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致辞:和谐乃人心所愿,世界乃众业所感。惟大众同生无住清净之心,同发自觉觉他之愿,教内人士同行六度万行,社会大众行众善义举,方能成清净和谐之世界。此乃长老之广大悲愿与人类关怀。

长老积极开展台港澳佛教联谊,促两岸佛教交流与互访,组织护侍佛顶骨舍利赴港、澳供奉,巩固台港澳同宗同源、一脉相承之法谊,促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与人心契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尽心竭力。

以净土为归,弘扬净土法门

传印长老少时即入佛门,皈依三宝,深信因果。早年从虚云老和尚,得其钳锤,为日后修学奠定坚实基础。就读中国佛学院时,学修并进,于戒律、天台、禅宗、净土及印度宗教哲学皆有深究,造诣深厚。

长老矢志净土,心无旁骛,信愿念佛,专持名号。无论事务繁忙,始终日有定课,忆佛念佛,用功不懈。晚年更专注于修持,务求一心不乱,惟愿得生安养。长老不仅自身勤修念佛,更以净土宗旨劝导后学、广度有缘。

长老注释印光大师著作,著有《<宗教不宜混滥论>讲记》《<净土决疑论>讲记》等,广弘净土教义,普利四众弟子。长老以笔墨做佛事,书写历代净土诗偈,普劝众生栖心净土、信愿念佛,对当代净土宗的传承弘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欢迎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