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长老

释虚云(1840-1959),号古严,字德清,湘乡萧氏子。幼承家学,然性恬淡,不慕荣利。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

年十九,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常开为师,法名演彻。次年依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

清光绪十八年(1892)受临济宗衣钵于妙莲和尚,受曹洞宗衣钵于耀成和尚。出家后勤修苦行。27岁离鼓山,先后在江浙名山大刹参访耆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此后又参访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萨三大寺,并由西藏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礼佛迹。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礼安徽九华山,再至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在赤山法忍和尚处获悟。

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终南山结茅潜修两年。后至鸡足山主持钵盂庵,自往南洋等地募缘建寺,至宣统元年(1909)自北京请得《龙藏》全部回鸡足山,敕改钵盂庵为护国祝圣寺。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出现逐僧毁寺风潮。滇军师长亲自督军上山捉拿虚云,虚云只身与其讲理,被折服而一改初衷支持虚云。民国七年(1918),虚云自南洋请玉佛回祝圣寺,并重建庙宇。此后,应滇、粤、闽军政大员之请,曾移锡昆明华亭寺,住持鼓山,重兴曹溪六祖道场南华寺。民国三十一年冬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历时3个多月。民国三十二年冬,规划重兴粤北云门山大觉寺。

19524月虚云离云门北上,11月在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并被推为首席发起人。19536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长老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是年,虚云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19591013日,虚云法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世寿120岁。

虚云禅师一身兼挑禅宗五家法脉,中兴云门宗,延续沩仰、法眼二宗。曾重兴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曹溪南华寺、乳源云门寺、云居山真如寺等巨刹,创立鼓山佛学院培养僧徒。重振禅宗祖风,制定丛林清规,率众参加劳动,农禅并举。德高望重,皈依弟子达百万众。

虚云禅师诸多法子,后来都成为佛教的中流砥柱。具行法师为云南时期的代表弟子,观本法师、灵源法师为鼓山时期的代表弟子,本焕法师为曹溪时期的代表弟子,佛源法师、净慧法师为云门时期的代表弟子,圣一法师、宣化法师、一诚法师、传印法师、绍云法师为云居时期的代表弟子。

事件集

夜不燃灯

长老若坐若行,与人接谈,总是双目视地三尺。即偶一举视,立即垂下,虽与人摄影亦然。古人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者是。

长老夜行,无论月夜或黑夜,均不燃灯。或恐其年老有失,掌灯导前,老和尚必挥之去,谓有灯反碍其行。弟子私询之曰:老和尚双目,是否夜间放光?长老不答。

煮芋入定

1901年隆冬,万山积雪,严寒彻骨,长老独居茅蓬中,身心清净。

一日在锅中煮芋,长老跏趺坐等待芋熟,不觉入定。到第二年正月,山中邻棚复成法师等人久不见长老面,乃来茅蓬贺年,见棚外虎迹遍满,无人足迹,进茅蓬见长老入定,乃以磬开静。

问:老和尚已吃饭没有?答:没有,正在煮芋,大概已经熟了。打开锅盖一看,霉高寸许。复成法师惊讶,相与烹雪煮芋饱食大笑而去。

)行脚因缘

1883正月,虚云长老自狮子山启程,途经苏北,入安徽凤阳、亳州,后至河南嵩山少林寺参拜达摩祖师,复至洛阳白马寺礼佛舍利塔。晓行夜宿,风雨兼程,心无挂碍。腊月时至,至黄河铁卸渡口次日渡河,至岸已晚,路径生疏,未敢夜行。路旁有夏间遗留之茅棚,长老坐蒲团于泥地,入定调心枯坐念佛,饥寒交迫,仍坚持正念。

腊月初六雪停,微见日影于雾中,长老受风寒冻伤不能行。初七有丐者踏雪而至,见长老卧雪中,询之不能言。丐者知其冻伤,遂燃火煮粥喂之。得热粥后长老渐复生气。丐者问其来处目的,长老答来自南海欲朝五台山。丐者自称文吉来自五台回长安去。长老问其是否识五台寺中人来往否?丐答人皆识我。长老又问去五台山之路程及二千余里之事。待天晴雪融后丐者以雪置釜中问南海有此否?长老答无又问吃甚么?长老答吃水。雪融为水后丐者指釜中水问是何物?长老一时不知答何。丐者再问拜名山何求?长老答生不见母以报亲恩。丐者劝其不必拜香因路远天寒难至五台山!长老对曰誓愿早定不问年月远近也!丐者赞叹其发此弘愿难得并指一方向曰照我足印行二十里至小金山再行二十里至孟县有一寺院可住。言毕与长老拱手揖别。

云公病困山顶破庙两日,十五夜深,于半昏迷中见庙西墙下有人燃火,疑是匪徒。然细观之,乃文吉也,大喜。高呼:文先生!文急持火照之,问:大师何在此?云公述前后经过,文取水与云公饮,次日又送药并换洗衣裳。十七日病减,食文煮之黄米粥,汗出体轻。十八日愈,谢文:两次危难,蒙先生救,感激不尽!文曰:小事。问文从何来,曰:长安。问:何往?曰:五台。云公叹:病中未能追随先生。文吉劝曰:看君去腊至此,拜路不多,何年能至五台?况且如今体弱,更难前行,不必定拜,朝礼亦同。云公言:先生美意,感甚!但我离母早父因我而辞官早逝,心中耿耿数十年!故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父母早脱苦海,生净土。虽百难当前,不到圣境,死不退愿!文吉感慨:君孝心坚固,难得!我今回山,亦非急事,愿助君担物,伴君行程。君只前拜,我心无杂念。云公言:若能如此,先生功德无量。若我拜至五台,愿以此功德回向父母早证菩提,回奉先生,以酬救助之德!文急拒:不可!君是孝思,我是顺便,不必言谢!

黄牛皈依

长老运经到腾冲寓万寿寺时,正与提督张松林坐谈,忽一黄牛奔至座前跪下,双目流泪,随后牛主杨胜昌率领多人到寺,要将牛牵回屠杀。

长老对这头牛说:你想逃生要皈依三宝。牛点头,长老即说三皈依,令牛起立,牛好像人一样驯服。长老拿钱给牛主人抵牛命,牛主不受,并发心皈依,誓改行业,吃长素。

最后的教言

长老于五九年一百二十岁时,农历九月十二日中午,自起来取水洗面礼佛毕,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曰:汝等侍我多年,辛劳可感。以前的事不必说了,近些年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中受谤受屈,我皆由他,我国内保存佛祖道场,寺院守祖德清规,出家人保住此一领衣服。手指身穿圆领:汝等皆我入室弟子,日后有把茅盖顶,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佛戒,保存圆领。说毕合掌道珍重,即右胁作吉祥卧示寂。

哄动暹京

清光绪三十三年虚老料理妙老身后事毕,转船赴暹罗,住龙泉寺,一日趺坐,一定九日,哄动暹京。自国王大臣以及男女善信,都来罗拜。长老出定后,被请至宫中诵经,百般供养,肃诚皈依,官绅士庶皈依数者千人。

设坛求雪

1922年(岁次壬戌八十三岁),滇省自顾品珍接掌督军后,连年灾荒,人民病苦,死亡无数。自将领以至士民,无不思念唐继尧的恩德,大家议定迎唐回任。唐接受众意返任后即亲到云栖寺,请长老祷雨。

设坛三日,雨大降,但喉疫还是不能止息。唐又说:闻雪能止喉病,现在是暮春,怎么能得雪呢?长老说:我来设坛,你竭诚求之。唐应允,斋戒,过一日,雪下盈尺,喉疫顿止,大家都说佛法不可思议。

)重振云居山

一九五三年,虚云老和尚一百一十四岁高龄步行走上云居山,重振真如祖庭。发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百丈家风,率众抛砖打瓦,开垦荒地,农禅并重,冬参夏学,高挂沩仰钟板,订立云居规约。未久,云居梵宇重光,海众安和,佛日增辉,法轮大转

豁然悟道

虚云老和尚五十六岁时,扬州髙旻寺打十二个七。由九华下山,至大通荻港,遇水涨失足落水,浮沈一昼夜,在南京采石几遇渔人救起,送宝积寺,口鼻大小便皆出血。居数日,赴高旻,月朗和尚请任职,未允。求在堂中打七,而病益加,以死为期,昼夜精进,澄清一念。经廿余日,病顿愈。工夫落堂,万念俱息,昼夜一如,行步如飞。放晚香时,开眼忽见大光明,内外洞彻,河中行船,树木种种,悉皆了见。至腊月第八个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护七冲开水溅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豁然悟道,即说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又偈曰: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欢迎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