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南昌观音阁,古名“珠林庵”,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徐坊街道,为南昌市区唯一的尼众道场。
历史沿革
《南昌县志》载,观音阁始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由江西布政使刘楗所建。1679年江西布政使王新命增建罗汉殿,并改名为“珠林庵”,此后近三百年皆沿用此名。
1750年源椿树法师重建寺院,并有邑人陈弘绪诗曰:“琉璃灯影在,人世几沧桑。草树天无际,江山鸟独心。僧闲龙隐钵,寺古鸽栖梁。记得停船日,风吹茉莉香。”
1898年,执忠尼师来寺潜修。有一五岁女孩,被尼忠法师医病痊愈,遂拜其徒宏明法师出家,法名“惟心”。十年后宏明法师早亡,尚且年幼的惟心法师以其初愿,苦守旧庵,不畏艰辛,护持三宝。
复建及现状
1988年,因南昌市内没有尼众寺院,四众弟子及有管部门领导提议恢复“水观音亭”,而该地被南昌画院所占;南昌市政府为解决尼僧宗教活动场所,决定落实修复观音阁为南昌市内尼众修行道场。
1989年观音阁恢复原名对外开放。惟心老法师倾一生积蓄,携四众弟子齐心募化筹建古寺。1991年,经南昌市宗教局批准,涵广法师入寺主持工作,艰苦重建,历经十年初具规模,殿宇生辉超逾历代。
观音阁1994年正式开光,重建后的寺院清净庄严,成为红尘闹市中的一片净土,逐渐形成了老街香火鼎盛的局面。
2011年涵广法师退居,由时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顿成法师担任南昌观音阁住持。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以及省市佛教协会的鼎力推动下,观音阁再次得到重建改造,有着“寺在城中,阁在楼中,楼在空中”的独特风韵。未来的观音阁将乘正法之舟船,倾力弘扬观音文化,成为都市大众安住身心增长福慧的心灵家园。
2013年南昌十字街进行旧城改造,地处于此的观音阁迎来新的历史契机,2018年南昌市观音阁历经了多年坚守,始得危寺焕新。2021年得到时任江西省佛协会长纯一大和尚的鼎力支持,向省政协大会提案,寺院终于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新机遇,沉寂多年的终于再次重生。在江西省政协民宗委和省民宗局大力关怀下,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以及省市佛教协会的鼎力推动下,重启原址复建工程,寺院整体格局提升改造。重建后的观音阁矗立在宽敞的十字街旁,毗邻地铁三号线十字街站、南昌王府井商业中心,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佛教宫殿式仿古建筑,其金顶辉映,重檐叠宇,气势宏伟,古朴庄重,有“寺在城中,阁在楼中,楼在空中”的独特风韵,成为都市现代建筑群中的亮点,与并对面的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遥相呼应,置身其中舒适静谧,实乃红尘净土。
观音阁位于南昌市西湖区西南十字街,背靠抚河桥畔,是市内唯一的尼众道场。重建后的观音阁将打造一所“佛教中国化展厅”,将进一步丰富寺院的看点与亮点,传承及践行佛教中国化,努力打造与时代相适应的宗教文化体验,满足广大人民对宗教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加深互动与参与感。未来的观音阁将做好弘法体系的文化建设,有序开展讲学之风,提升观音阁的文化内涵;坚持走慈善之路,与大众结善缘、结好缘;不断美化优化寺院内部环境,创建清净庄严的人间净土。未来的观音阁将乘正法之舟船,倾力弘扬观音文化,成为都市大众安住身心增长福慧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