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东禅古寺地处南昌县幽兰镇南湖村青岚湖畔,始建于唐,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近代重建后,东禅寺传承曹洞宗法脉,农禅并重,禅风相续。
历史沿革
据《南昌县志》记载,东禅寺始建于唐高宗咸亨年间(670-673),系唐代名臣魏征之四子魏叔瑜任洪州刺史期间,因怀念其父,便将此处凤凰山改名为岘山,并建寺祭父。此后,东禅寺兴废交替,宋明两朝有过三次修建。
康熙六年(1667)大乾禅师云游于此,结庐而居,重建东禅寺。后建有历代方丈碑塔( 大乾禅师塔、六和和尚塔、凡拙和尚塔、清时和尚塔等),在寺院四周种有银杏、古桂、古槐、黄檀、楠木等古树。乾隆皇帝曾亲笔题写“云开东岭千峰出,数里南湖一片明”之辞。
1776年乾隆皇帝看望其堂兄大乾禅师,提笔留下“岘山禅林”四字拓刻于门头,经北京博物馆专家鉴定属于乾隆御笔。
至1933年,有南湖万森然居士发心募捐,于原第三殿殿址上重建,藏有大批经籍及木刻印板,寺门石匾更书为“岘山念佛林。”
复建及现状
1983年,东禅寺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东禅寺正式对社会开放。次年,南湖村信众礼请永修县云居山真如寺妙法老和尚住持东禅寺。时有其徒明因、明果、明白相随修复古寺,确立东禅寺之曹洞宗法脉。
2001年,明果法师升座东禅寺方丈,上承师命,荷担如来家业,于2006年建成七宝如意宝塔。2022年,镜照法师接任住持,躬耕不辍,孜孜前行。如今,东禅寺已被妙法老和尚一脉众弟子奉为“东禅寺祖庭”。东禅寺先后被认定为江西省重点寺院、文明寺院、和谐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