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709-788),南岳下第一世,洪州禅开创者。
汉州什邡人。幼岁依资州唐和尚落发,受具于渝州圆律师。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山,遇怀让和尚,得密受心印。
道一禅师始自建阳佛迹岭,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今江西宝华山),二十余年,随所化摄,渐成气候。大历中,受请于钟陵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座下,时号“马祖”。
马祖道一创立“洪州禅”,主张道不用修,阐发“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及“平常心是道”等思想。门下极盛,有“八十八位善知识”之称,以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最为闻名,号称“洪州门下三大士”。元和中,谥大寂禅师,塔曰大庄严。
事件集
(一)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在衡岳山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甚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礼拜,问曰:“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师曰:“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又问:“道非色相,云何能见?”师曰:“心地法眼能见乎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一曰:“有成坏否?”师曰:“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非见道也。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一蒙开悟,心意超然。侍奉十秋,日益玄奥。
(二)道一为众说法否
师问众曰:“道一为众说法否?”众曰:“已为众说法。”师曰:“总未见人持个消息来。”众无对。因遣一僧去,嘱曰:“待伊上堂时,但问作么生?伊道底言语,记将来。”僧去一如师旨。回谓师曰:“马师云: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师然之。
(三)即心即佛
僧问:“和尚为甚么说即心即佛?”师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曰:“向伊道不是物。”曰:“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师曰:“且教伊体会大道。”
(四)适来弄巧成拙
庞居士问:“不昧本来人,请师高著眼。”师直下觑士曰:“一等没弦琴,唯师弹得妙。”师直上觑,士礼拜。师归方丈,居士随后。曰:“适来弄巧成拙。”又问:“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此理如何?”师曰:“这里无水亦无舟,说甚么筋骨?”
(五)普愿独超物外
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问:“正恁么时如何?”堂曰:“正好供养。”丈曰:“正好修行。”泉拂袖便行。师曰:“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
(六)石头路滑
邓隐峰辞师,师曰:“甚么处去?”曰:“石头去。”师曰:“石头路滑。”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匝,振锡一声。问:“是何宗旨?”石头曰:“苍天,苍天!”峰无语;却回举似师。师曰:“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峰又去,依前问。石头乃嘘两声。峰又无语,回举似师。师曰:“向汝道‘石头路滑。’”
(七)不道长短
有僧于师前作四画,上一画长,下三画短。曰:“不得道一画长、三画短,离此四字外,请和尚答。”师乃画地一画曰:“不得道长短。答汝了也。”
(八)不出不入是甚么法
有讲僧来,问曰:“未审禅宗传持何法?”师却问曰:“座主传持何法?”主曰:“忝讲得经论二十余本。”师曰:“莫是师子儿否?”主曰:“不敢。”师作嘘嘘声。主曰:“此是法。”师曰:“是甚么法?”主曰:“师子出窟法。”师乃默然。主曰:“此亦是法。”师曰:“是甚么法?”主曰:“师子在窟法。”师曰:“不出不入,是甚么法?”主无对。遂辞出门。师召曰:“座主!”主回首,师曰:“是甚么?”主亦无对。师曰:“这钝根阿师。”
(九)日面佛月面佛
师于贞元四年正月中,登建昌石门山,于林中经行,见洞壑平坦。谓侍者曰:“吾之朽质,当于来月归兹地矣。”言讫而回。既而示疾,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师曰:“日面佛。月面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