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续高僧传》

作 者:释明河 著

内容简介:本书记载从唐代到明万历末的高僧事迹,这不但继续了《宋传》的编纂,还补充了它对于唐、五代部分的遗漏,所以书名“补续”。

本书共计1

《补续高僧传》二十六卷,明释明河(1588~1640)撰。作者因宋代以后,僧传阙如,乃遍游南北名山古刹,于断碑残碣间,搜剔刻文,并委托同学释读彻于两粤和云南代为搜罗材料。其后又参考曹能始的藏书,经历三十年,数易其稿,犹未成书。及崇祯十三年(1640)作者临卒,嘱咐弟子道开继续其事。到清顺治四年(1647),道开加工编辑,始大致告成。本书记载从唐代到明万历末的高僧事迹,这不但继续了《宋传》的编纂,还补充了它对于唐、五代部分的遗漏,所以书名“补续”。作者虽编写本书在《大明高僧传》之后,但并没有见到《明传》,所以毫未提及。

本书分类,仍是采用十科。在体裁上,除了附传以外,增加了合传,时常以二三人合为一传,对于事迹不太多而行事类似的人物,是比较适宜的。在《习禅》篇中,有一部分传后有“系曰”的评语,这说明这一部分是经作者整理肯定下来的稿子。在其他篇中,有些传后有“明河曰”的按语,这可能是保存作者准备作“系曰”的原稿。另外,有些传后则有未署名的按语或引用的参考资料,或是道开整理时所加。从这些可以看出它的体例还没有完全统一,释读彻序谓本书中“人之今古,采之得失,列之诠次,尚俟商榷,可称未全之书”,此说是不为无因的。本书内容是《译经》一卷,《义解》四卷,《习禅》十一卷,《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赞诵》《兴福》各一卷,《杂科》四卷;所着录的人数,正传五百四十九人,附见七十五人。而《译经》《明律》《护法》《赞诵》《兴福》等科都比较贫乏,如《明律》篇中,明代竟无一人。象如馨、寂光等律师,均略而不载,殊难理解。又辽、金两代,着录的高僧很少。《习禅》方面篇幅过于庞大,这虽由于此时期禅宗盛行,但宗门语录载的过多,未免形成偏重。作者除根据碑刻外,还采用了《禅林僧宝传》《佛祖统纪》《佛祖历代通载》,《释氏稽古略》以及宋、元、明人文集等书,组成这样大的著作,虽然不够谨严,间有错误和遗漏,而功力之深,仍是值得称赞的。后世见到此书的人不多,所以都以如惺的《大明高僧传》来继续《宋高僧传》,实则《大明高僧传》的规模篇幅都不如此书。

欢迎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