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黄龙寺位于江西西北部修水县黄龙乡黄龙山麓,是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祖庭。
历史沿革(历史节点)
黄龙祖庭黄龙寺,原名于“玕寺”,由唐代超慧禅师于唐乾宁二年(895)创建,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黄龙祖庭寺址,由“风水之祖”司马头陀亲自勘定(五虎出洞的平阳于玕地),故僧侣云集,宗风远振。民间流传,超慧禅师曾以智慧与修为使道教纯阳祖师吕洞宾甘愿拜其门下,黄龙寺也由此声名鹊起,有“法窟”之美称。
唐、宋皇室曾三次旌表超慧禅师和黄龙寺为“黄龙大德祖师”、“黄龙祖师”和“崇恩黄龙禅院”,故又有“三敕崇恩禅院”之称。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洪州太守程公孟敦请临济名僧慧南禅师入主,慧南禅师于此创立黄龙宗,以“三关”禅学,名扬天下,声振丛林;黄龙寺也由此成为宋代江西四大丛林之一,并传至日本、朝鲜,远播东南亚、欧美等地,在佛教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文物古迹
黄龙寺存有众多历史遗迹,著名景观有如“九关十三锁”、灵源摩崖石刻、观音井、上天梯、三塔叽、僧浴池,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龙祖庭历为文人骚客所咏颂,寺内亦有珍稀手迹存世。相传,当时黄龙寺大小匾额碑记皆为黄庭坚所书,其亲笔手书有楷书“三言诗帖”、大行楷“晦堂和尚开堂疏”、行书“观音赞”等。寺前下马石壁上“黄龙山”三字,字径达85厘米,乃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所题,其遒劲苍健之笔迹至今清晰可见。寺内还完好地保存着刘伯温所题的一幅对联:“吕祖参禅到此间,始释修行奥妙;黄公访道登斯地,方明出世因缘。”
黄龙寺内有高僧塔林300多座,堪称寺院之最。黄龙祖师慧南禅师于宋熙宁二年(1069)圆寂,塔葬寺之右前嶂,保存至今。其后两代主要传人祖心、死心禅师圆寂后,舍利塔亦建于此,后人称之为“三塔叽”,现为黄龙寺著名人文胜迹。
复建
时代变迁,黄龙寺也避免不了历史长河中的连连厄运,历经多次毀建,最为惨重的是北伐战争后期及日军侵华战争,衰败凋零达数十年之久。
今时逢盛世,黄龙寺也日趋兴盛。2012年,江西九江修水县人民政府邀请心廉法师接任黄龙禅寺住持。心廉法师坚持以弘法利生为己任,在社会各方人士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现已修复祖庭200余座祖师舍利塔,收集了若干古法器、古牌匾、古对联等文物,以期重铸古刹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