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县宝峰禅寺

概  述

宝峰寺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宝峰镇宝珠峰下。寺院初名“泐潭寺”,又称“法林寺”,因坐落在石门山内,故有“石门古刹”之称。宝峰寺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归骨之地,乃天下“丛林”之源。

历史沿革

唐代天宝年间(742-756),从钟陵开元寺(今南昌佑民寺)而来的水潦和尚与其师弟道通禅师于此筑室居之,此为宝峰禅寺之肇始。

唐贞元元年(785)后,马祖道一禅师曾多次率徒来此弘法,宝峰寺也因此成为马祖弘法的重要道场。随着“洪州禅”的建立,宝峰寺之道场文化对中国的佛教哲学思想、民族文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大中四年(850)宣宗赐“宝峰”匾额,遂易名“宝峰寺”,沿用至今。

清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加封马祖道一禅师为“普照大寂禅师”并大修宝峰寺,宝峰寺进入鼎盛时期。清朝时,宝峰寺规模宏大,占地100余亩,全寺分为正殿、东院两大部分。直进山门殿有横额“石门古刹”四字,其上有“圣旨”石碑一块。

复建及现状

宝峰寺自创建1200余年来,几度兴废,历尽沧桑,近代一度香火中断。1992年秋,时任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一诚老和尚倡议修复宝峰寺,得到靖安县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1993年正式兴工重建。一诚老和尚亲自参与设计,并于海内外募化建寺资金。

海内外长老大德、檀越信士、四众弟子随缘解囊,鼎力襄助,各项工程顺利完成。农历九月十二日,虚云老和尚圆寂四十周年纪念之际,宝峰寺举行大雄宝殿暨山门殿等落成开光庆典,法会之隆重,绍马祖之宗风,僧俗共喜。

欢迎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