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县百丈禅寺

概述

百丈禅寺坐落于江西宜春奉新县百丈山。最初名“乡导庵”,大智怀海禅师于此卓锡弘法后改为“百丈寺”,是中国佛教“百丈立清规”“禅林清规”的发祥地。

历史沿革

百丈禅寺,最早于唐大历年间(766-778)由乡绅甘贞创建,时名“乡导庵”。后延请大智怀海禅师住持,更名“百丈寺”。

怀海禅师驻锡百丈寺二十年,勤研佛经,探究禅理,为中国禅宗作出了四大贡献:一脱离律寺,别立禅居;二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大兴农禅之风;三整饬戒行,创立禅门宗规;四禅精慧秆,永续禅薪。在百丈寺为禅宗门人确立了新的规范,撰写了“诏天下僧悉依此而行”的《禅门规式》,即“百丈清规”。

自此,百丈寺成为“天下清规”之祖庭,声名大振,香火极盛,十方四众前来朝圣者络绎不绝,鼎盛时期有“三寺五庙四十八庵”之说。弘法数十年,怀海禅师之学说影响甚大,沩仰、临济、黄龙、杨岐诸宗皆出其下。

唐宣宗李忱登基前曾于此隐居,后御赐“大智寿圣禅寺”之匾。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参访百丈寺,写了“天下清规”四字,勒石置于寺后百丈山西石壁,字迹至今清晰完好,为百丈寺镇寺之宝。

此后百丈寺几经兴废,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李秀成率领大军路过奉新,焚毁百丈寺,仅幸存有一座大雄宝殿和僧寮。

复建及现状

2004年,百丈禅寺迎来重放光芒之新机遇,当代禅门泰斗百岁高僧本焕长老欣然担任百丈禅寺方丈,募资修复百丈禅寺,百丈禅寺的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同年5月,顿雄法师秉承本焕长老振兴百丈禅寺之弘愿,全面主持修复工作;2009年9月重建工程顺利告竣,占地1200余亩,建筑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2011年8月31日百丈禅寺盛大举行开光庆典。

欢迎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