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赣州慈云寺塔建塔1000周年暨出土瘗藏文物学术交流会胜利召开

2023-11-22

2023年11月20日,由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赣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江西省宋史研究会、赣州市博物馆共同承办的“纪念赣州慈云寺塔1000周年暨出土瘗藏文物学术交流会”在赣州胜利召开。本次会议还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深圳技术大学服饰技术学院、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学术支持。

01

赣州慈云寺塔

赣州慈云寺塔位于赣州市厚德路,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至二年(公元1023-1024年),是赣南五座宋塔中年代最早的塔。2004年,在维修慈云寺塔时,出土了一批唐宋时期的宗教和世俗文物,含经卷、木雕神像、泥塑神像、青铜神像、供养人画像等60件珍贵文物。

慈云寺塔

02

学术交流会

本次学术交流会是为庆祝赣州慈云寺塔建塔1000周年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特别邀请到了大国工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深圳技术大学服饰技术学院院长、慈云寺塔出土文物修复团队首席专家王亚蓉先生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兰州大学、深圳技术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浙江省博物馆、江西省宋史研究会等单位或组织的专家学者。

大国工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深圳技术大学服饰技术学院院长、慈云寺塔出土文物修复团队首席专家王亚蓉先生

上午,参会专家、学者首先考察了慈云寺塔出土瘗藏文物,随后乘车前往中心城区考察慈云寺塔、赣州文庙等文化景区。

 

 

现场考察照片

在会议开幕式上,市文广新旅局副局长龙红艳、江西宋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晓方、深圳技术大学服饰技术学院副教授周伟、赣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郑成功先后向本次会议致辞,市博物馆馆长敖晓霞主持会议。

市文广新旅局副局长龙红艳致辞

江西宋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晓方致辞

深圳技术大学服饰技术学院副教授周伟致辞

赣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郑成功致辞

赣州市博物馆馆长敖晓霞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刘劲峰向大会做了题为《千年佛塔与千年瘗藏文物——2004年慈云寺塔瘗藏文物出土回顾》的主题发言,详细介绍了赣州慈云寺塔瘗藏文物的出土过程、保存状况以及文物的价值和内涵。他表示,这些瘗藏千年的佛教珍宝重见天日,使我们得以窥见唐宋时期赣南辉煌的历史和古代能工巧匠的无穷智慧与技巧,对我们今后更深入地研究宗教历史、古代书画、古代雕塑艺术及客家地方社会早期民情风俗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

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刘劲峰

大国工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深圳技术大学服饰技术学院院长王亚蓉先生作了题为《赣州慈云寺塔出土文物修复与研究报告》的主题发言,她向大会介绍了慈云寺塔瘗藏文物出土时的残损状况及修复过程,并表示这批北宋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文物所涉及的建筑、绘画、家具、陈设、服饰等方面资料都为其专门史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由服饰上看,其所表现的服饰特征正在逐渐由晚唐宽松的服饰风格向北宋日趋简化的样式转变,而山水画的发展更是由人物衬景向独立画科演进,这些绘画是当时社会人文、科技等方面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对研究北宋前期物质文化史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材料。

大国工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深圳技术大学服饰技术学院院长王亚蓉先生

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江西省宋史研究会副会长、赣州市博物馆原书记、研究员万幼楠主持主题发言。

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江西省宋史研究会副会长、赣州市博物馆原书记、研究员万幼楠

随后,会议进入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分为两组,第一组就赣州慈云寺塔出土文物的内涵与价值和赣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展讨论,专家们踊跃发言、讨论热烈,认为慈云寺塔出土瘗藏文物为北宋时期,部分文物可能为北宋前,大大提高了江西书画收藏的质量,文物的价值高、内涵丰富,对赣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第一小组

第二组就赣州慈云寺塔出土文物的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发展、赣州宋代文化遗产研究与“江南宋城”文化品牌建设开展讨论,专家们建言献策。

第二小组

此次会议要特别感谢王亚蓉先生,正是得益于王先生团队的专业、敬业精神,这批出土文物才得到妥善的修复和保护。此外,王先生身体抱恙依然心念慈云寺塔出土文物,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次学术交流会是一场分享学术成果、开阔学术视野、启迪思想的重要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对提升赣州慈云寺塔出土文物的内涵与价值阐释,赣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江南宋城”品牌建设,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佛协会长登禧法师应邀参加了学术交流会。

欢迎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