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本意为敬祖尽孝,是追怀先人的美好传统之一,却不知从何时开始,流传为“鬼节”。这个名字有点阴森森的,将我们与先人割裂为两个阵营,美好与思念不复存在,反而多了一份恐惧和抗拒。
其实七月十五这一天在佛教中是非常殊胜的日子,对于每一位僧人和每一座寺院都意义重大,你可以走进附近的佛寺,一定会感受到胜似世间新年一般的吉祥氛围。而且“七月十五”在佛教中还有很多吉祥的名字和美好的寓意,听完保证你不害怕,甚至还有点期待呢~
01“佛欢喜日”
没想到吧,所谓的“鬼节”在佛门中却叫“佛欢喜日”。佛欢喜日源于佛在世时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来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托钵,只在山中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此称为“结夏安居”。因为印度的雨季较长,佛陀为了避免僧团游行乞食的困难,不受蛇类蚊虫的侵袭,以及避免伤害到草木虫蚁,所以制此规定。平时佛教僧众可以有居住在聚落附近的聚落比丘,也可以有在森林中独居的阿兰若比丘,但在安居时,僧团的成员都要聚在一起,一同诵戒,纠正彼此的行为,同时分享修行心得。
经过三个月连续精进用功,到了七月十五日这天,也就是安居结束之日,所有僧众一一把自己的修行体悟向佛陀报告,等待佛陀的认可,所以这一天就叫做“僧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
而佛为何欢喜?据经论,佛欢喜概括而言,有以下三层含义:
十方诸佛因见僧众能安居精进修行圆满,故生欢喜;
解夏自恣法后,僧众能自我反省检讨,及大众互相检举,使于九十日中有犯过者,均能发露忏悔回复清净故令佛欢喜;
佛闻解夏后僧众报告或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畅佛所愿,故令佛欢喜。
度过了一个完整的结夏安居,师父的“夏腊”又长一岁,集体“过生日”,自然是“众生欢喜佛欢喜”啦~
02盂兰盆节,报恩节
“七月十五”在佛门中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盂兰盆节”,是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盂兰”是梵文音译,意为救倒悬,三涂剧苦,难以言宣,借倒悬以喻之。“盆”是汉语,指盛放食物之净器。盂兰盆者,救倒悬盆也,意指以净洁器具盛放种种净洁美食,供养十方僧众,能救慈亲倒悬之苦。
《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佛陀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道果初成,欲报亲恩,以天眼观父母所生之处,看见亡母堕在饿鬼道中,腹大如鼓,喉细如针,饥饿难堪,如被倒悬着一样,极为痛苦。目连尊者十分不忍亡母所受之苦,就用钵盛饭以神通力奉献给母亲。但是母亲在世间时贪、嗔、痴具足,万法唯心,业力甚大,虽得美食,可是饭一到嘴边,瞬息间就变成了焦炭。目连尊者见此情景更加痛心,悲号泣涕,立即去请求佛陀给他力量,教他如何救度自己的母亲。他的一番孝心令佛陀感动,佛陀说:“要救你的母亲,光凭你的神通是不够的,因为你的母亲业障太重,必须靠许多有修行且已证果的僧众,在七月十五日当天,将清净的福业累积在一起,用心力一起回向来帮助她,唯有这股力量才能转她的业。”
佛陀教导目犍连:“你应当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以百味饮食、上妙供具供养僧众,可仰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令一切厄难众生皆离忧苦。”于是目犍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用最虔诚的心来供养僧宝,之后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为他母亲祝福,因为每个人平时勤于修行,福德具足,这股福慧、欢喜凝聚的加持力量确实非常大。就在当天晚上初夜时分,尊者于定中见到母亲脱离饿鬼得生天道。
“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乞愿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
——《佛说盂兰盆经》
佛最后殷勤结劝,修孝顺的佛弟子,应当年年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供,施佛及僧, “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所以,七月十五这一天又称为盂兰盆节。
其实,民间的七月十五来源也和盂兰盆节息息相关,据记载,梁武帝萧衍最早遵循《佛说盂兰盆经》举行盂兰盆节仪式,自那之后,历代帝王都在盂兰盆节时举行活动以报父母和祖先恩德。宋朝之后,人们依然会在盂兰盆节时举行活动,但目的从报恩演变成了超度亡者。
“众生度尽更无他,又说盂兰济脱多。”古人对盂兰盆节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倒是我们太生疏啦。
古人在盂兰盆节时放莲花灯
03这一天寺院里会做什么
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各佛教寺院一般都会在上午举行隆重的盂兰盆法会。通常会诵七遍《佛说盂兰盆经》后,上兰盆供,以百果、净水、袈裟、钵盂、七宝等琳琅满目之供品,“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四众弟子也会诵变食真言和甘露水真言,祈愿佛力加持法界有情,一时间普遍得到供养,以达到“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的目的。
晚上则会举行瑜伽焰口或大蒙山施食法会,将此慈悲心、孝顺心扩大至所有鬼道众生——召请十方饿鬼道及幽冥众生,为其六番开示,授三皈依,代其忏悔罪业、发四弘誓愿,为其撒甘露、施饮食。使之不但现前受益,更种金刚菩提种,作未来得度之因。
04没时间来寺院参加法会,怎么过盂兰盆节?
如果今天你没有来寺院过节,但也很想做些利益宿世父母、现世父母乃至利益法界众生离苦得乐的事,可以参考以下几种:
1.读诵《佛说盂兰盆经》
诵持的简单仪轨可为:
① 三称圣号
南无兰盆会上佛菩萨 (三称)
② 念《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③ 诵《佛说盂兰盆经》或一遍或七遍
④ 念《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也可在诵经后持诵《报父母恩咒》,遍数根据自己的具体时间来定,108遍或者108的倍数均可,然后再回向。
报父母恩咒
na mo mi li duo
南 无 密 栗 多
duo po yi suo he
哆 婆 曳 娑 诃
2.读诵《地藏经》并念若干地藏菩萨圣号并回向。
3.读诵净土经典并念阿弥陀佛名号,或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仗佛慈力回向七世父母莲开九品,法界众生离苦得乐。
4.食素放生,我们可以吃一天素,如果实在困难,吃一顿素也很好,这一顿饭戒杀护生的功德都可以回向法界。
你看,知道了这些,本来阴气沉沉的“鬼节”,一下子变成充满着吉祥和祝福的节日了,这就是佛法的魅力呀。佛法本是积极,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和学习,会体会到越来越多的快乐。这种快乐与我们在世俗中的享乐全然不同,它清净而无染。愿我们都能在佛法中收获这份名为“法喜”的快乐~
祝你欢喜,祝天下的爸爸妈妈们欢喜,祝法界众生都欢喜,众生欢喜佛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