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有联云:
草积不除,便觉眼前生意满;
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可谓无缘同体,字字悲心。
2019年5月16日-18日,东林寺慈善护生会工作人员及部分义工在都监兴琳法师、副寺慈护会负责人慧璨法师和恒希法师的带领下,怀着佛教慈悲济世的菩萨道精神,远赴赣州市赤土畲族乡,对生活困难人群开展扶贫救助,发放现金及生活物资。
16日清晨6时,下乡扶贫工作人员从东林寺出发,驱车7小时,于下午到达赣州市赤土畲族乡杏花村。受到江西省民宗局民族社会事业处副调研员、驻杏花村第一书记陈红军,杏花村党支部书记赖华伟,杏花村村主任胡朝中的热情迎接和招待。
查看慈善护生会已经完成的路灯捐建项目
翌日,扶贫工作人员分三个小队,分别由三位法师率领,同时展开对杏花村、瓦岭村与红桃村贫困户的入户慰问。
杏花村地处赣西南,是“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省级贫困村,人口5000余人。由于自然资源匮乏,村民除种地外,只能外出打工谋生。作为少数民族乡最大的一个贫困村,由省民宗局定点帮扶。
当地政府部门特别重视东林寺的扶贫活动,并举行了物资发放仪式。到场的困难户仔细聆听兴琳法师所做的讲话,对于来自寺院的及时救助,他们感觉如久旱逢甘霖,满怀欢喜和感恩之心。
在领取物资后,向法师合十鞠躬表示感谢,部门村民口中不断念着“阿弥陀佛”,并恭恭敬敬签下自己的姓名。
集中发放工作完毕之后,杏花村扶贫小分队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对十三户“精准扶贫”困难户逐一走访。
尽管当日气温超过30度,但为将救助物资及早送达贫困户手中,扶贫小分队仍然不避酷热,坚持上门。看到村民们破败的房屋和室内简陋的陈设,兴琳法师开示他们要多行善积福,这样才能改变贫困的现状;其次要多念佛,如此就能永远脱离六道轮回。
几位法师还实地走访了杏花村教学点。慧璨法师在几位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详细查看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并询问他们目前存在的困难,为下一步救助活动做好调研资料。
17日下午,东林寺工作人员集体赶赴赤土畲族民族乡乡政府,与乡长邹建华等领导举行座谈。会上,邹乡长简要介绍了各个单位的实际困难,恳切期盼能得到东林寺的及时救助。慧璨法师表示,待回寺后,将与常住商议,再视具体情况制定扶贫计划。
本次下乡扶贫工作共对110户生活困难户实施了救助。除发放必要的生活物资以外,并赠送大安法师讲经机、《净土》杂志、念珠等。冀望不仅能解决他们现实的生活困难问题,更能给予佛法甘露的滋润,使其得到究竟的解脱,这才是至极圆满的“扶贫”。
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比比皆是。佛陀于过去生中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于现世为彻底解决众生生老病死苦,出家证道,弘化十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药师佛为众生除病消灾;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地藏菩萨教化地狱众生等等。诸佛菩萨的慈悲精神,深深影响佛教的慈善事业;千百年来,佛教团体或默默住持普施,或积极救世济苦,实不亚于慈善机构。
因此,佛教慈善具有一般世间慈善无法比拟的优势。以“同体心”和“无我心”发展佛教慈善,不仅有助于树立佛教慈悲济世的良好形象,更可以令布施者舍去悭贪,产生普及一切的大慈悲心,得到无上的解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