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宝正续传》七卷,宋·释祖琇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现可见于《卍续藏》第137册、《卍新纂续藏》第79册,《禅宗全书》第4册等,据《禅宗全书》编译组的介绍,京都大学现藏有此作的写本。本书为宋代禅宗高僧的传记体著作,内容为活跃于北宋末至南宋初的二十八位禅僧传记,文末附有“德山木上座”及“临济金刚王”二记并《代古塔主与洪觉范书》文,对觉范于《禅林僧宝传》卷十二中对荐福古禅师说法有“三失”的批评做出回应,驳斥《禅林僧宝传》之说。
本作所录禅僧二十八人中,除兜率惠照禅师师承不详,泐潭惟照禅师为曹洞僧外,其余二十六人皆为临济宗僧。祖琇为“德山木上座”及“临济金刚王”作传,亦可见其为人之诙谐。“木上座”,即禅僧随身的木制手杖,或称拄杖。“金刚王”,则为声喝。师记木上座,上追其祖至重(勾芒),凡有名之木,世代次第以记之。因德山以棒接人,享誉宗门,故木上座以德山名号冠之。至于上座的行事,则选语录中诸古德提及“木上座”处加以叙述阐释,说事之时不忘彰显宗门接人机要。“声喝”称名为“金刚王”,从“临济喝”而得名,其以威音王为戚属,曾为帝尧之谏官,师记古籍中声喝之典,以汾阳善昭偈临济喝之用作结。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乃至栗棘蒲、铁酸馅,虽不是真实人物,但物品、行为亦可接机,如教乘接机一般,是禅师们的重要手段,是有功于宗门者。祖琇为“木上座”“声喝”作传,亦见其对禅师日常机用之重视。祖琇对惠洪评承古“三失”的回应,自从其观点出发,有其批评彼时禅门流弊建立宗门秩序的诉求,亦难评判其与惠洪之间的得失。作为一部禅僧传记著作,此作颇有可观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