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佛学院院长养立法师在全国佛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稿

2023-07-22

2023年7月19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四川省佛教协会承办的“全国佛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经验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此次交流会共有80个先进集体的代表和43位先进个人参加,21位代表做了交流发言,曹洞佛学院院长养立法师作为“全国佛教界先进集体”代表出席并作经验交流发言。以下为养立法师发言稿: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曹洞佛学院院长养立法师

 

曹洞佛学院“应用佛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

 

发言人:养立法师

 

尊敬的演觉会长、各位副会长、秘书长、各位与会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吉祥!

 

首先感恩中国佛教协会举办首届全国佛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经验交流会,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互鉴的机会,同时也对承办单位四川佛教协会用心周到的会务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我是来自曹洞佛学院的养立,曹洞佛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培养政治上坚定可靠、工作上担当作为、行为上遵规守法、教风上严肃端正的人才,通过践行“应用佛学”思想,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曹洞佛学院“应用佛学”的教学实践。

 

一、曹洞佛学院“应用佛学”的理论基础构建

 

曹洞佛学院“应用佛学”思想体系建立在“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上。

 

首先曹洞佛学院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佛学院,2015年筹建,2018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正式成为四年制的高等女众佛学院,在筹建之初佛学院即秉承“人间佛教”思想。这一思想以济世度人的行法,以戒律的自我净化为要求,将农禅并重及文禅并重的实践课程转化成为对建设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生态中国的实际助益,圆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曹洞佛学院“应用佛学”的课程体系建设

 

曹洞佛学院课程体系设置的依据是:世出世间不二法门——国法、教法圆融不二。因此,在“应用佛学”思想的指导下,分别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三个方面来构建课程体系。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曹洞佛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思政课建设放在重中之重。在课程设置上以“三爱四史”教育为抓手,引导师生和信教群众加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同时也加强了中国社会文化及宗教法律法规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学生坚定的信仰理想信念和法制思想品质。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课程体系

 

一是与北大联合成立“北大曹山讲堂”开设国学精品课程,以加强素质教育的“双通人才”。

 

二是在传统佛教的教学上提倡“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以“佛教三观”:人生观——“真空观”,价值观——“理事无碍观”,世界观——“周遍含容观”来指导学僧树立正知正见。

 

(三)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服务型人才方面,曹洞佛学院设立了独特的佛教养生专业,以国家提倡的“健康中国”战略为核心,以服务僧团的身心健康为基础,培养了一支以科研为引领,应用实践型的复合人才队伍。

 

另外,学院开设佛教艺术专业,含摄以佛教文化和禅的精神为支撑的诸多艺术形式,从多维度来展现当代禅意美学生活。

 

三、曹洞佛学院“应用佛学”的人才培养实践

 

(一)以“红色走读”赓续红色血脉,做坚持党的领导的拥护者

 

我们十年以来一直在开展“红色走读”活动,组织佛学院全体师生前往“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及“红色故都”瑞金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大家种下红色基因的种子。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五个认同”,使师生与党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

 

(二)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为主线,做“双通人才”的培养者

 

曹洞佛学院与北京大学合作创办了“北大曹山讲堂”,已开展了152期共304学时的教学课程以及其它国学课程共计458学时,积极引导师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素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传统佛教经典和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阐释。

 

(三)以履行责任担当为己任,做服务大局的积极参与者

 

曹洞佛学院地处偏远山区,“脱贫攻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一环。我们秉持“农禅并重”新时代内涵,将出家人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与社会主义社会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创新理念相结合,扶持了四个乡镇,帮助274户农民脱贫,将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赋予了“农禅并重”新时代的新内涵。

 

(四)以深挖祖庭文化内涵为重点,做文化交流的忠实传播者

 

曹洞佛学院身处禅宗曹洞宗的祖庭曹山宝积寺,我们积极发挥祖庭优势,借助AR和AI传播理念,在线上线下同时举办“千人抄经”活动,首届中国禅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外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曹山纪录片《禅的精神》(How to be Zen),获得第二十四届亚洲电视大奖金奖。我们努力做到讲好中国宗教故事,传播宗教好声音。

 

(五)以爱国兴邦、济世利民为宗旨,做社会和谐的促进者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曹洞佛学院具有医师资格的12名老师为核心的志愿者团队,积极全程参与了一线医疗救助,获得了“江西省抗疫先进集体”称号,并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系统抗疫先进集体”,公益服务超过6000小时,今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推选为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志愿者团队候选团队。

 

四、新时代新征程曹洞佛学院“应用佛学”践行佛教中国化的未来展望

 

新时代召唤新使命,新征程书写新辉煌。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的曹洞佛学院也要以更大的担当,推动“应用佛学”践行佛教中国化迈向新境界。

 

(一)坚持做到“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佛教中国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坚持“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将曹洞佛学院佛教中国化实践走深走实。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教

 

只有不断加强教风建设,佛教才能实现自身健康传承和发展。

 

(三)坚持与社会主义社会主流价值观同频共振

 

我们将倡导“人间佛教”思想中有利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内容,加强文化建设、道德实践、慈善事业等,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贡献新力量!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和发言,最后祈愿国泰民安,与会的诸位大德一切吉祥,阿弥陀佛!

 

 

展望未来,曹洞佛学院将继续把推进佛教中国化作为工作主线,坚持契理契机弘法利生,坚持发扬中国佛教优良传统,坚持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积极作用,更好推动佛教事业圆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为指引,推动佛教中国化为重点,以全面从严治教,加强教风建设和佛教人才队伍培养为抓手,加强佛教三大语系团结,加强对外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担当作为,建设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中国文化相融通的新时代。

 

 

来源:曹洞佛学院

 

欢迎登录
获取验证码